2009年8月24日 星期一

旱澇劇變 農民該拿水怎麼辦?


 
 
,~~~~~~~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╭��╮
         
╭╯ΘΘ  �
           ╰☉�☉╯
Yours, Susan 小C 合十
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.
What matters is what something is, not what it is called
 

旱澇劇變 農民該拿水怎麼辦?

作者:彭昱融  出處:天下雜誌 428 2009/08

 

莫拉克颱風之前,台灣農地正面臨乾旱威脅,諷刺的是,老天爺給台灣農村的解渴雨卻是用力過頭,淹沒農田,在乾旱水患極端氣候間折騰的台灣農業未來該如何生存?

 

莫拉克肆虐後,沿中山高南下,台南新營往麻豆兩側汪洋一片,一群群鴨子在路面閒晃。

隨著大水消退,麻豆交流道已可順利通行,然而交流道旁出產一斤兩千元、甜度可達二十五度頂級麻豆文旦的油車里,仍泡在水中。

「一年的努力都流掉了,」七十三歲的老農陳明和,望著泡在水中的陳年老欉文旦樹苦笑。

大批文旦等不到中秋豐收,已在水中載浮載沉;根據台南縣統計,有五成的文旦在颱風過後報銷。

捉摸不定的水,對農民來說只能用「又愛又恨」形容。今年梅雨不豐,陳明和本來預期文旦老欉會特別甜,如今泡水不但大量落果,二十年的老樹頭更會從根爛起。

最近三年來,乾旱和暴雨淹水交替,陳明和的柚子樹已死了近一百棵。

繼續沿著縣道深入高雄旗山,被沖斷的新旗尾大橋兩岸,二十公頃的香蕉田全被兩公尺厚的漂流木與砂石淹沒。高雄縣農業處農務科長黃順成初步統計,旗山共有兩百公頃的農地遭洪水吞滅。

佔全台灣四成供應量的旗山香蕉,幾乎一根不剩,損失達一億五千萬台幣。根據統計,全台有三千公頃香蕉受損,價格預計將暴漲五至十倍,持續一年。

「一夜成空,」才剛投入一百二十萬元種絲瓜與苦瓜,旗山鎮第五蔬果產銷班班長劉志忠,一甲地的蔬菜如今只剩下孤立的水塔。損害補助一甲只有六萬。

大水淹沒了生產全台灣近半稻米、蔬果、畜牧與養殖的嘉南糧倉,截至八月十號為止,全台灣農業損失金額達五十億。直接的影響就是下半年糧食價格將持續飆高。

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加劇,淹水、缺水交替出現的極端氣候與水危機,已經成為賺「天公錢」的台灣農業與糧食的最大挑戰。

高風險中,有些農民早已開始細緻地管理灌溉體系,企圖避災也降低成本。

以色列式的灌溉新法  迎戰缺水風險

嘉義太保,九點不到,毒辣的七月艷陽已曬在田裡。

身材壯碩的產銷班長陳進益走進溫室,打開自動灌溉控制箱,粗壯手指飛快調整儀表板,將自動滴灌長度從每次四十五秒延長到一分鐘,次數維持一天二十一次。

時間一到,埋在泥炭土裡的滴灌管便會自動輸水,從滴嘴精準滴入瓜藤根部,絲毫不浪費一滴水在葉片上。葉片底下躲著外皮平滑翠綠、完整飽滿略帶香氣的香瓜,利潤高又友善環境。

農村裡這座放眼望去不見盡頭的溫室,安裝了源自極度缺水國家以色列所開發的省水灌溉系統。這套像血管一樣的精密系統,讓神農獎得主陳進益種出「御品紅」小蕃茄與頂級香瓜,香瓜產地直銷台北SOGO101百貨,價錢好時每公斤能賣到兩百五十元,利潤是一般香瓜的四、五倍。

傳統香瓜種植是用溝灌,在兩行農作物間挖溝,把水引到溝裡,水從旁邊慢慢滲入土壟,粗放的灌溉方式相當耗水。十年前放棄壽險業務工作返鄉務農的陳進益,四年前申請嘉南農田水利會部份補助,以一分地十五萬元的成本裝設了以色列滴水灌溉系統。

嘉南農田水利會灌溉技術推廣中心主任陳武松表示,透過滴灌系統,至少能省下一半的耗水。

「更大的好處是可以控制生長,」陳進益分析,利用滴灌系統直接在根部灌溉,可以降低香瓜在生長過程中,葉片、果實與花朵沾濕容易罹病的風險。此外,也可以將液體肥料加入滴灌系統,精準施肥省下大筆肥料成本,泥炭土也不會因為過度施肥而需每年更換。

生長管理下長出的香瓜,落果少、果型整齊、甜度也較高,價格自然飆高。

雖然初期投資成本較高,但四年來陳進益和太保蔬菜產銷第十三班不斷努力,重金屬、農藥殘留、土壤、水質都通過檢驗,去年底拿到全國第一個香瓜產銷履歷驗證,成為友善環境又有機的精緻農業典範。
九月農委會將邀請兩位以色列農業灌溉工程師來台交流,第一天就安排到陳進益的溫室觀摩。

水資源奇缺的以色列,面積是台灣的四分之三,年平均雨量約七百毫米(南部沙漠僅三十毫米),不到台灣的三分之一。

極度缺水之下,以色列發展出了全世界最先進的農業灌溉系統,全國百分之八十農地採用自動控制灌溉施肥系統,更有近四成的灌溉水來自於再處理過後的生活汙水。

今年五月農委會主委陳武雄到以色列考察灌溉系統,更意外發現缺水的以色列透過科技管理,每頭乳牛的年平均泌乳量達一萬一千公升,比台灣乳牛整整高出六成。

農委會引進的以色列IrriWise自動控制系統,目前正在台南學甲鎮的嘉南農田水利會「灌溉技術推廣中心」實驗。

走進灌溉技術推廣中心的試驗田,成排的芭樂與芒果之間豎著不同土壤深度的濕度測量計,連接無線電發報器將資料回傳,彙整到太陽能供電並設有SIM卡的田間主機。

負責實驗系統的農業工程學會教授郭勝豐教授解釋,這套系統能將水源和土壤的監測,以及作物的生長生理資訊整合進遠端電腦,只要在遠端監控室裡就能掌握整個田間情形。例如土壤濕度一旦低於設定值,就會自動開啟管路灌溉系統,一旦濕度回復就會停止,方便掌控作物品質。

另一邊則設有一塊特殊的稻田,底層掏空阻絕地下水補充,全靠人為供水。田梗邊有軌道,一旦下雨,雨棚就會自動啟動阻絕雨水。如此一來就能精確測量水稻本身每日的水分蒸散量。

過去嘉南地區水稻種植耗水量多半依照經驗估計,一棵水稻從插秧到結穗約需供應深一公尺的水量。未來透過灌溉實驗,將能掌握不同土質與季節下,各種農作物的精確耗水量。郭勝豐分析,若要引進耐旱品種省水,也可透過實驗掌握用水。

有效用水  是未來農業發展最大關鍵

與世界用水比率平均值接近,台灣農業用水佔了總用水量七成,主要用於灌溉用水。水利署長陳伸賢認為,灌溉用水具有補充地下水、維持生態的功能,但使用方式仍相當粗放,有改善的空間。

要提升佔台灣的灌溉用水效率,除了改變旱田作物灌溉方式外,更關鍵的在於如何管理供應全台四十六萬公頃水田的農田水利系統。

台南市區,市定古蹟嘉南農田水利會三樓,牆上大型監測面板顯示著從源頭曾文水庫,到靠沿海七股水利工作站的水流量。

嘉南農田水利會是全台灣最大的農田水利會,六百位工作人員掌管橫跨嘉義台南共七萬五千公頃(相當於二點七個台北市大小)的灌溉面積,渠道總長可以來回台灣南北二十五趟。

相較於其他水源不虞匱乏地區,嘉南地區豐水期和枯水期的水流量比高達九倍,八成的雨量降在五到九月,水資源分布非常不均,因此監控水利系統和分區灌溉管理就一直是嘉南農業生產的命脈。

十五年前嘉南農田水利會開始建置「自動測報系統」,在八十五個測點和工作站,利用電子儀器測量掌握水量進出。

已有十七年「水管理」經驗的灌溉股技正蔡勝炫,每天透過電腦監測與統計實際用水量。採訪這天,水利署剛宣布調用農業用水,灌溉用水供應十天停五天,他隨即算出二期稻作、輪作田的實際需要,然後調度剩餘用水。

透過這套系統精確掌握輸水量,每年為嘉南水利會省下一千萬調配用水費用、兩百萬臨時人員實地測量費用。台東卑南上圳近年建置自動測報系統後,透過精確控制進水口和閘門,每年可省下三千萬噸的水。

台南學甲水利工作站長黃哲仁則說,現在只要在工作站就能精確掌握交接水量,不用像過去半夜要到現地實地測量,擔心上游靠近水頭的工作站「暗槓」水量。

除了測報系統,蔡勝炫解釋,嘉南農田水利會將每一百五十公頃分為一個灌溉小組,每小組又分為三個灌溉小區,每一小區選出數十位農民兼任「掌水工」,協助水利站輪流供水、巡查竊水。

隨著乾旱愈來愈頻繁,未來這套管理系統將更顯重要。黃哲仁回憶,民國九十一年嚴重缺水時,就是靠這套監督管理與輪流供灌公平機制,才將搶水衝突與盜水降到最低。

日據時代,長期缺水的嘉南平原,在日籍工程師八田與一打造嘉南大圳、烏山頭水庫的水利系統下,成為沃田千里的台灣穀倉;如今面對氣候變遷下的旱澇交替出現的劇烈改變,能否管理、有效用水將是台灣農業的下一個關鍵挑戰。

 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

 

My Blog List

Hello

蝴蝶飛 © 2008 Business Ads Ready is Designed by Ipiet Supported by Tadpole's Notez